口碑爆棚!这门清华「硬课」,让「无用」之学发光发热

许多同学都是在毕业典礼上才发现:清华竟然有哲学系!

他们以最精炼的人数,占据着智慧的制高点。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2019年学士学位授予情况

其实,清华哲学系曾声名远扬,最初由金岳霖先生创办,还涌现出了冯友兰、张申府等一批著名学者。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哲学系沉默了近半个世纪,在2000年终于复建,包容的视野和活跃的思想让她迅速焕发光彩。在「强基计划」重磅推出的时刻,清华哲学系又以新的姿态走到了公众面前。

金岳霖先生

逻辑学,是清华哲学的传统强项。去年,一篇《让逻辑学在清华开花结果》让大家认识了「金岳霖逻辑学讲席教授团组」的外籍教授们:范丙申、司马亭、魏达格和谢立民。

2018年4月,谢立民、范丙申、魏达格、司马亭(从左至右)出席金岳霖讲席教授授聘典礼

他们与清华哲学系早已有大量合作,也欣然应允了长期授课的邀约。对于前沿研究,他们博闻强识、善于创新;对于课堂教育,他们循循善诱、教学相长,令同学们在不断的挑战中受益匪浅。学生无不闻之色变,但又欲罢不能。 由司马亭老师和刘奋荣老师讲授的《逻辑、语言与哲学》就是这样一门「硬课」:哲学基础导论课,4学分,从哲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引入逻辑的基本概念,教授基本的证明方法,引导学生从跨学科的角度思考逻辑问题。

今天你讲「逻辑」了吗?

与哲学其他分支的高冷神秘不同,逻辑学好像离我们并不遥远。「你怎么不讲逻辑啊」、「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强吗」,都是中国人的日常语言。 不过,课程教授的逻辑与我们日常语言中的逻辑有些许区别。我们常说的「不讲逻辑」,实际上往往是说「不够条理,讲不清道理」。学习逻辑学,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条理清晰;不过,学习其他的东西,比如Python、生命科学、转换生成语法,也一样可以。如果说逻辑学对我们的思维习惯有什么直接对应的影响,那应该是教会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不要跳跃、冒进。 逻辑学不仅包括技术层面的逻辑推演,还包括思想层面的哲学思辨:逻辑究竟是什么?人类为什么会这样推理?人类的推理是怎样投射到具体逻辑上的?…… 有趣的是,老师发现,课堂上的理工科同学都能轻松地掌握技术操作的部分,但往往觉得哲学思辨很有挑战;而哲学系学生恰恰相反,思想上茅塞顿开,笔下的推演还是时有错漏。 「我们就是这么设计的,不会让你觉得什么都很容易。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思考。」刘奋荣露出得意的神情。

刘奋荣在课堂上

智慧的交锋!

自由热烈的讨论,是这个课堂的固有基因。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国学生擅长沉默,研讨课容易陷入尴尬境地。司马亭说,从前他遇到的中国学生确实不爱发言,但现在应当刮目相待。而且,中国学生习惯三思而问,而不是张口就来,经常能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 课上的学生学科背景多元,常常会介绍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而且能够准确定位到其中与逻辑学相关的部分。跨学科的讨论让大家思路开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同学们做课堂报告

当然,活跃的课堂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和真诚鼓励。 开课三年来,几位老师吸收了在斯坦福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奥克兰大学等地的教学经验,结合实际,不断改进工作。老师们表示,全世界的学生都喜欢等待老师「投喂」:学生提出问题,就理所当然地等待老师给答案。但是,我们要理解并接受问题的开放性。不论在学术界,还是社会各行业,我们都有无法回答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的过程,而非一个答案。 老师们欢迎新见解,不树立权威,并会认真答复,这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致。对司马亭来说,这是首次正式为本科生开课,他也感到很新鲜,充满年轻活力。 一位同学说:「我在做课堂报告之前简单询问司马亭老师的建议,没想到第二天他给了非常详尽的反馈,让我很感动。」在课堂上,同学们曾经发现一篇普林斯顿的论文写得不严谨,大胆质疑,十分开心,嚷嚷着「普林斯顿也不过如此嘛」,仿佛自己离顶尖论文又近了一大步。 今年,由于疫情,老师们只能在世界各地网上授课,但同学们的热情也丝毫不减。面授时,同学们下课意犹未尽,在走廊上继续舌战群哲;现在,zoom会议室也迟迟关不了门。

本学期,来自全球各地的在线访问学者团队使用线上教学软件带来每周一次的前沿报告

「硬课」的双赢

这门课以「硬」著称,不论是学分、工作量还是成绩计算规则,都容不得学生松懈。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平均成绩维持了其他课程的正常水平,而且课程在评教榜上名列前茅,「硬课」打出了双赢局面。不过,因为课程「硬」而望而生畏的同学也有不少。 我们问到课程是否考虑降低难度、让更多同学可以坚持下来,老师表示当前的难度和要求是必要的,实践证明,这也没有过于严苛。「如果有的同学说,他很喜欢,但是因为担心成绩不好而不敢选课,我认为这还是因为不够喜欢。如果他真的喜欢一门课,是不可能拿不到好成绩的。」 「那么,老师们拿一样的课时费,有些课比较好上,你们的工作投入却大得多,会感到不公平吗?」 两位老师迅速摇头:「从来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就是想做好教学。」

司马亭在课堂上

「同学们对这门课评价很高。同时,有些其他课程的老师课件很多年都不更新,或是从不创新授课方式,同学们认为他们很懒。你们怎么看呢?」 「哈哈,那可不懒,至少他们做了课件!」司马亭大笑,「每个老师和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和习惯。没有人可以定义一个好老师是怎样的。教学确实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但具体的交流形式有很多。事实上,几十个学生和一个老师,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刘奋荣说:「老师站在了学术前沿,也要教给学生最前沿的东西;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应该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这对老师也很有挑战。我们想努力做到这点。」

「无用」而热情

几乎每个选择人文的学生学者都逃不开一个灵魂拷问:就这?有什么用? 哲学,更是毫无争议的「冷板凳」、「无用」之学。那么,这两位优秀的逻辑学学者,也曾有过迷茫吗? 司马亭回答:「基础学科是最有力量的,历史上的工业革命和思想革命都证明了这点。虽然我们难以预见它的具体应用,但是投资基础研究就是投资未来。」 「而且,学习专业知识并不只是为了培养学术人才,更是为社会各界培养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我们学的知识可能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致的。学习基础学科,本身就是很好的锻炼。」 刘奋荣兴奋地补充道:「还有一个原因:如果你有热爱的东西,就抓紧时间!现在不做,大学不学,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司马亭听了,点头如捣蒜。 「我收研究生,第一看重的就是热情。只要有兴趣,有热情,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培养,再苦也能坚持下去。」 「当然,想发现你热爱的事业,首先要开放,去体验。本科阶段就是很好的时机,建议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了解的东西。Passion keeps you awake.」

刘奋荣、司马亭(前排中央)与选课同学们合影

采访:晋美 田雨 王仕韬 赵小维

撰稿:田雨

排版:王小宇

(转自“乐学” 澳门沙金在线平台 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学生学业发展协会官方微信平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