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郭大为主讲澳门沙金在线平台“欧陆实践哲学论坛”第4期,在新斋104室做了题为“黑格尔法哲学的现实性”的学术报告。论坛由我校哲学系副教授陈浩、助理教授范大邯主持,并邀请哲学系教授黄裕生、韩立新担任学术评论。
“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法哲学原理》“序言”中的这一双句命题,通常被批评者视为“政治保守主义的绝对公式”,而黑格尔法哲学也因此被称作“普鲁士复辟精神的科学居所”。与这种看法不同,郭大为教授通过对“现实性”(Wirklichkeit)概念所蕴含的三个积极内涵的阐释,强调了黑格尔法哲学的重要理论价值。
首先,作为合理性的现实性。与通常只从眼前现象、当下存在这种日常意义上来理解“现实性”不同,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性是“本质和实存或内部和外部直接形成的统一”(《逻辑学》),它摆脱了一般存在现象的直接性、外在性、偶然性、表面性与暂时性,达到了内在的本质与外在的表现的统一,从而成为有理性根据的实存。而黑格尔之所以批评弗里斯、浪漫派和康德、费希特,就在于前者只从心情、幻想、直觉等来谈论法哲学,后者只停留在知性思维和应然的方面而缺乏客观的现实性和外化的实践力量,也就是说,二者都未达到法哲学所追求的“作为合理性的现实性”的高度。
其次,作为历史事实的现实性。郭大为老师指出,已有的文献学研究已经证明,双句命题虽然在耶拿时期、海德堡时期等有着不同表述,但是都与黑格尔对德国政治命运的思考紧密相联。黑格尔在法哲学中所确立的现实性原则不但远远还不是当时普鲁士的政治现实,甚至整个欧洲也没有完全的对应物,而是随着现代世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成现实的,尤其体现他对法国大革命确立的理性与自由原则的恪守、对英国政治经验中诸如代议制等诸多合理因素的吸收以及对哈勒所代表的封建复辟主义的严厉批判之中。
再次,作为当代性的现实性。黑格尔的法哲学虽历经毁誉,但在二战后开启复兴,至今已经成为黑格尔哲学研究中最富活力的部分,甚至被视为黑格尔思想中唯一“活的东西”。原因有三,其一,黑格尔法哲学既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规划,亦是对现代性问题的深刻揭示。黑格尔一方面坚持康德所开创的以自由为原则的德国哲学传统,一方面又敏锐洞察到现代社会发生变化的客观物质方面,并在日益分化和复杂的世界中看到了自由力量的增长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疏离与压迫,从而第一次在哲学上揭示了现代生活的完整而真实的图景。其二,黑格尔法哲学所提供的既克服市民社会中自然状态的残余同时又为个体自由的实现提供制度性的保障的“伦理国家”方案,为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其三,黑格尔法哲学被西普、霍耐特等当代诸多研究者当做一种分析和解决当代现实难题的重要理论资源、一个不可替代的典范与标准。
与会师生就“尼采对黑格尔的‘概念木乃伊’批判”、“理性在历史中实现的主观性中介”、“现实性与《逻辑学》本质论、概念论的具体关联”、“法哲学讲义与王权形象的差异性”等问题展开了详细而热烈地讨论。
主讲人简介
郭大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和政治哲学。参与了科学院版《黑格尔全集》、《费希特著作选集》等的编译工作,并出版了《费希特伦理学思想研究》等著作。